22年年末,邯钢医院收到了一面特殊的锦旗,送来锦旗的是河沙镇党委,以表彰医院在抗疫期间的援助。并将30余份荣誉证书,颁发给援助河沙镇的医护人员。
过去三年,邯钢医院一直积极配合邯山区、复兴区、方舱医院及各隔离点的防疫工作,自9月以来的每一个凌晨4点,都有一批人在黑夜中乘上大巴,前往13公里外的乡镇,在寒风中进行核酸采集的工作,她们默默无闻的守候着民众,践行医务人员的责任担当。
“越是困难的事,越需要有人去做。”
22年9月份,医院接到去河沙镇采集核酸的任务,作为队长,我义不容辞,立即组织30名护理人员去完成采集任务。印象最深的是河沙镇人的热情和淳朴。近两个月的互相协作,我们和河沙镇结下了战斗友谊。
到11月,核酸采集就十分难受了,因为村里的采集点都在街道,天气寒冷,反复手消让手冷得没有知觉。有一天特别冷,我回去就发烧了,晚上难受的时候想着第二天早上干脆别去了,但11月医院人员实在紧张,各隔离点、方舱、邯山区和复兴区的核酸采集点都需要人,第二天一早又爬起来去了。
等采完后,开始咳嗽了,到晚上咳得肺都快出来了,又坚持了一天,一看再不输液就明天不能带队去河沙镇了,就在左手臂扎上留置针继续去采核酸。有了这次教训,我一再嘱咐去村里的护士们保护好自己,早上多穿点衣服,注意保暖。
——冯利芳
记得那天特别冷,采集工作结束后,手里的早饭早已冰凉,西提西堡的村干部们见状,为我们买来了热乎乎的早饭,当时端着烫手的豆浆,顿时觉得心里暖和和的。
——郭文燕
九月的天气本应秋高气爽,这一天清晨却刮起了大风。我们在寒风中采集着核酸,还得顾着东西不要被吹跑,这时扫码员的手机响了起来,电话那头是个稚嫩的声音:“爸爸,采核酸开始了没有,我已经准备好了”,扫码员答“开始了”。
半小时后,远处一个衣服上缝着翅膀的小朋友踩着滑板车飞奔而来,可爱得像个小天使。我说“张大嘴巴,啊~”,所有人都开怀大笑,原本寒冷的风突然变得温暖了。
——王晓富
采核酸那段日子,天气一天比一天冷,防护服防得住病毒却防不住寒冷,拧不完的瓶盖,装不完的生物安全袋,工作任务越来越重,但回想起来却难以忘怀,总有意想不到的事温暖着我。那天在范庄,我像往常一样招呼大家做核酸,今年冬天冷得出奇,消毒液喷到手上一次次挥发,把所有的体温都带走了,隔着两层手套还是难以忍受,乡医见状,从他门诊拿了两个暖宝宝,塞给我暖手。天气很冷,心里却很暖。
——张紫娟
我们被分配到各个村里采核酸,有一辆车吸引了我的注意,别的地方都是开车来接,只有这个地方是一辆三轮,我上前跟师傅打招呼,说我去你们村里吧,师傅笑笑说,“姑娘有点冷啊,我给你拿个军大衣”。我说没事儿,我们走吧,到了采集点,师傅早早的把小太阳给打开了,心里暖暖的,在这样的氛围中开始了我一天的工作。
准备走的时候,村支书拿着一袋热好的牛奶过来,“姑娘,手冷不冷,快给你暖暖”。东西贵重吗,不贵重,却是在最需要的时候给的,这个东西就显的格外贵重,回去的路上,我跟司机师傅说,下次我还来你们这里,师傅笑笑说,“就我们这儿骑三轮车接你们,还怕你们嫌弃”,我说没有关系,你们这儿贴心,从那以后,只要我去河沙镇,都会先找三轮车。
——王晓文
我分配到的那个村,村委会大娘格外热情,妮长妮短,不停的叫着,感觉就像在自己家一样,在这儿采核酸虽然累,但我很开心,以至于后来但凡休班,我就会主动报名。有时采完核酸后,村支书热情的送我们一些自家种的菜,说以后即便不采核酸了,也欢迎我们到家里来玩。
如果以后有需要的地方,我还会义无反顾的去河沙镇支援,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!
——李延娜
去南街采集点的一天,天气特别冷,采核酸的房间也特别冷,每次手消之后更是冷上加冷,等到第二天,到了之后发现门上竟然安上了厚厚的门帘,镇上的领导真的是密切观察到了我们工作上的困难,还说要安上两台小太阳,好让我们工作的环境好一点。现在不用采核酸了,但是仍然记得镇上的群众的热情与积极配合,感恩这段特殊的经历。
——徐静涛
收到采核酸的任务时我尚在哺乳期,把六个月大和一周半的俩孩子留在家中,加入采集队伍,每天凌晨三点多起床去医院集合,等到了村子天还是黑的,村民们已经在严寒中排好队,我问大家怎么这么早,村民们说,你们这么辛苦为我们采核酸,我们也得积极配合,争取早点做完,让你们早点回去休息。没有一个冬天不能跨越,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,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,有成为逆行者的勇气和信心;当被需要时能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,我感到很幸运。
——张立娟
来源 | 邯钢医院护理部
编辑 | 杨园园
审核 | 冯利芳 尹小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