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31日,上午9:46,邯钢医院急诊科接到求救电话,家属称儿子在广安市场触电倒地,怎么叫也没反应。
急诊科立即派车出发,7分钟赶到现场,找到患者后,发现有热心市民正在为男子进行心肺复苏,正是这位热心市民,为男子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,大大增加了患者的生存几率。
经查男子面色发绀,无自主呼吸,无颈动脉搏动,但没有电击的外伤痕迹,并非家属认为的触电。在为男子连上心电图后,图像波段呈室颤状态,急诊科马不停蹄地赶回医院,途中心肺复苏不停,并紧急应用气管插管,辅助呼吸。
急救过程中,急诊科为该男子进行静脉置管,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,并且电除颤20余次,但一直未能恢复正常窦性心律。急诊科又联系心内科及重症医学科会诊,但是经过40分钟的抢救后,男子未能恢复窦性心律。
考虑到患者年仅22岁,正值年轻力壮,而且从到地后一直得到有效的心肺复苏救治,还有一丝可以挽救的希望,谁都不想就此放弃。在和家属讨论后,我院联系市第一医院体外膜肺氧合(ECMO)团队,为患者进行转院。在等待期间,急诊科坚持为男子进行胸外按压,期间男子终于恢复呼吸和窦性心律,但仍未摆脱危险。
据悉,在8月5日,男子病情趋于稳定,已脱离危险,转入普通病房。
心脏骤停后的4分钟是救命的关键时刻,被称为“黄金4分钟”,但一般来说,救护车很难在4分钟以内赶到现场,如果身边有人会心肺复苏,就能极大地增加患者的生存几率。因此通过学习正确急救方法、AED的及时使用,把握好这‘黄金4分钟’,让民众在日常生活中都能成为施救者,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编辑 | 杨园园
审核 | 急诊科 尹小松